12月28日,南海新區學府社區網格員邢娜娜的手機上頻頻彈出居民發來的信息:“可以幫忙買一些藥嗎?”“麻煩告訴我一下家庭醫生的聯系方式吧”……一件件居民生活中的小事,已經成為社區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大事。“結合當前居民生活需求,我們開展特色志愿服務,幫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,做到志愿服務暖心,居民稱心。”邢娜娜說。
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生活起居,南海新區文明辦倡導各社區成立“保供應專班”,組織社區志愿者、網格員通過電話、微信視頻等方式全面摸排轄區內的獨居老人、居家人員、孕產婦和病重癥人群等特殊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,開展政策答疑、需求對接等服務。“我們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確認居民有哪些忙需要我們幫,逐個收集起來,匯總成表,提供給供給小組和配送小組,實現線上接單線下配送的服務模式,確保居民的需求及時得到回應。”南海新區學府社區居委會主任徐寧說。
讓居民津津樂道廣為稱贊的還有設在家門口的“醫療保障點”。龍昊小區居民趙希波患有高血壓、高血糖,定期去醫院復查成為她最發愁的一件事,不僅路上耽誤很長時間,遇到危機情況更是無助。而現在,醫療保障點就設在小區里,一下樓就能滿足就醫需求。“真的是太方便了,設備齊全、服務到家,感覺很貼心安心,為這樣便民的志愿服務活動點贊!”趙希波說。
為更好打通醫療保障與居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南海新區各社區積極打造“家門口”醫療特色志愿服務,依托社區醫務室臨時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,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,針對不同人群提供高效、個性化的公共衛生服務,做好用藥就醫指導,心理疏導及分流分級轉診工作,確保病有所醫、醫有所求。
群眾所需,志愿所能。南海新區立足實際,發揮特色,針對群眾的實際需要,圍繞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所需、所困、所急,持續推動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開展,打通了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溫暖路。目前“微光愛心送餐”“絲絲關愛”理發等一批志愿服務項目常年常態在社區開展,不僅拉近了居民間的距離,也營造了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。“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推進‘我為群眾辦實事’實踐活動,將居民的‘問題清單’當做我們的‘工作清單’,精心策劃組織志愿服務活動,用心服務,真正增強居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南海新區文明辦負責人說。